开国十大将重新排名会不会符合你心中的排序?新中国于1955年9月27日进行的全军大授勋、授衔仪式,是建国后首次大规模的授衔,首次授衔中,上将及以下的军衔,内部是没有严格的排名顺序的,大将以及元帅才有严谨的排名,众所周知,开国十大将的排名次序为:粟裕、徐海东、黄克诚、陈赓、谭政、肖劲光、张云逸、罗瑞卿、王树声、许光达。
这个排名更多遵循了当时十位的军队级别、所任职务等两大因素,当然,粟裕排首位,是赫赫战功所致,其余的排名则参考了这两大因素。
如果再综合资历、党龄、其他贡献等多重因素,或许十大将的排名会有所改变,十大将是以下的排名,会不会符合你心中的排序情况?
资历深BWIN体育必赢官网、贡献大的老将军,1892年出生,与开国元帅刘伯承同岁,加入过同盟会、参加过辛亥、黄花岗起义和北伐战争。
更重要的一点:参与领导过百色起义、创建过红七军,具有建军之功,与十大元帅一样,功勋是奠基性的,这也是为什么建国后张云逸是唯一享受元帅待遇的大将。
陈赓是我军难得的全才型将领之一,一生涉及的领域较多,如特科、如军事教育工作,无不出色,当然,还有卓越的战功。
除了上述优势,陈赓的资历也是极深的,当过、粟裕、徐海东等将帅的上级,入党也早,1922年便成为正式党员。
徐海东是除了三大主力红军之外的另一支红军的,率领25军孤军长征,且率先到达陕北,这是一大壮举,组建红15军团后,刘志丹是他的副手,后成为陕北红军的代表,为远来的中央红军雪中送炭,对有大功。
十位大将中,红军时期就军职而言,王树声是最高的——红四方面军副总指挥,红军会师时,红四方面军依旧是兵多将广,保持着强悍的战斗力,麾下走出了七百余位将军,参与领导了“九月”,组建了武装并率部参加了黄麻起义。在早期的贡献是突出的。
战功赫赫,与彭德怀、、刘伯承、徐向前等四位元帅一起被军迷称为“五虎将”,善于指挥大兵团作战的军事家、“常胜将军”。
第一粟裕、第二陈赓,别的随便排[捂脸] 黄克诚是在49年七大二中全会上递增为正式中央委员的。 关向应病逝,王若飞、博古飞机失事罹难,陈潭秋被盛世才杀害。原七大正式中委空缺了四位,便由排名靠前的廖承志、王稼祥、陈伯达、黄克诚四位递增为正式中委。
六八年我刚参加工作时,班组里那些研究院在土建基层接受劳动改造的老知识分子们,就问我,我们国家的十大元帅和十大将是谁,你知道吗?,我说十大元帅大部分知道,但十大将不知道,于是他们告诉我十大将都是谁,还说至少前三位是谁,你要知道,他们说,第一位是大名顶顶的陈赓,第二位是名气很大的徐海东,第三位是三野的政委,粟裕,并且还说第一位和第二位都应该进元帅的,很多人都为他们深感可惜。 从那以后,每年的建军节前,我都很注意人民日报,解放军报在记念八一建军节时的元帅大将们的排位,直到我在八一年调到公司机关后,才对这方面关注的少了,但在八一年前,十大将的排位是一直如此。